学院动态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举办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年会

  为激励研究生聚焦学术前沿,关注科学发展,增进学术交流,营造浓郁的学术创新文化氛围,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年会于12月23日下午在祁连堂322报告厅正式启动。本届年会由副院长张兴义教授主持,2023级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与。

  黄宁教授以“基于动力学过程的高寒山区积雪分布时空演化模拟”为题介绍了积雪分布研究的瓶颈与关键科学问题,详细讲解了如何从湍流数值模拟入手,在流域尺度上对山区积雪分布进行模拟,以及如何将大涡模拟应用于铁路挡风墙治沙、草方格阻沙固沙、和若铁路植物防沙体系优化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在回答“如何将理论研究成果服务工程应用”的问题时,黄宁强调,力学学科的特点是定量研究和挖掘本质,要勇于发现真问题,敢于解决难问题,在选择科研方向时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才能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卡脖子”难题,才是开展真研究。

  张虎元教授从玄奘西行与大唐西域记、斯坦因与敦煌莫高窟的故事出发,指出文物既是国家优质资产,也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作为文保工作者,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做好科研工作。他分析了开展土遗址文物保护过程中的问题,重点讲解了盐类矿物对土遗址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微环境、材料科学、力学加固的角度保护土遗址,并分享了课题组所做的文物保护试验和模拟结果。

  张强强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发现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工程结构材料,他从自然界贝壳珍珠母得到启发,提出仿生强韧化的解决方案,分享了如何针对硅酸盐质脆易裂的问题,开发针对多相介质同步打印成型的多通路同轴针头和打印方法,验证硅酸盐基仿生材料强韧化性能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强韧化机制模拟、PE自修复增韧,最终建立了硅酸基复合材料同轴打印仿生强韧化与自修复一体化结构体系。

  博士国奖获得者何鹏从如何快速融入研究生角色、如何开展研究课题、如何与导师相处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在科研生活中的体会与经验。 

     博士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韩雨辰围绕“多级铰扭的螺旋结构”介绍了如何利用实验、数值模拟、理论模型三大科研手段开展具体研究。

    硕士国奖获得者李坤玉分享了自己在硕士阶段的时间规划表,并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分享了基础理论学习、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等方面的技巧。   
  张兴义教授对本届学术年会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三点期待:一是希望同学们淡泊名利,潜心科研;二是要向他人学,跟自己比,踏实学习,寻求进步;三是要平衡学习和生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至此,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年会落下帷幕。